上學期我們班沒有辦同樂會,聖誕節沒有,期末考考完也沒有。小朋友都跑來跟我抱怨說,老師!別班都開了兩次,我們一次都沒有。
跟實習輔導老師私下聊天時,我提過小朋友想辦同樂會,老師認真地表示她可以理解,但真的是太忙了,要做處理的事太多,沒辦法再負擔一個同樂會。
我是有點納悶,學期過程中確實可能因為有課程進度壓力,或是花太多時間在班級經營及整潔維護上,導致沒辦法硬撥時間出來讓同學同樂。可是,期末考完明明還有一週上半天課的時間,這段時間根本不算上課。幾乎都是在看錄影帶(自然課看生態的影片、英語課看英文版的小路斑比、導師的課就看小朋友帶來的哆啦A夢大長篇),有時後連下課都死守在教室裡繼續看(不過也有一兩個不想看的小朋友會出來教室旁的空地陪我一起玩)。要不就是讓他們在學校寫寒假作業。當然,期末大掃除也是少不了的。但若要說連一點時間的湊不出來,真的有些說不過去。
但後來轉念想想,在最後一週裡,清閒的其實只有學生。因為老師還要趕在教務處規定的期限前算完各科學期成績,寫學期評語,評定能力指標、填寫學籍卡(前三項都還要輸入上傳)。其實真的會忙得團團轉(教室、辦公室兩頭跑),難怪會沒有辦同樂會的心情。
而在親身完成這學期的同樂會之後,我更是了解到,對班導師而言,辦同學會可以說是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徹底實踐。
可能是因為我常跟實習輔導老師講小朋友想開同樂會的事,讓她覺得我對同樂會很熱衷(但事實上也是如此,至少在同樂會之前)。所以輔導老師也要求我加入同樂的行列,也就是要準備節目上台表演。我聽到了險些昏厥過去,下課後趕緊到誠品找花了五六百塊買了教人魔術的書,努力練習,還強迫我媽跟我弟來當觀眾,卻當場被他們拆台,最後還招來訕笑(我媽)跟虛假的稱許(我弟),我又羞愧又生氣,不知道明天開怎麼辦才好。所幸後來找到了看似厲害實則簡單的絲巾魔術及撲克牌魔術。讓我能比較安心地睡去(但我還是會擔心在小朋友面前出醜)。
到了當天。我們並不是早自習就開始同樂,第二節才開始(第一節要宣導放學時間等事項)。
這就是第一節課的模樣
我主持(這是另一個意外)下來,發現表演的內容幾乎都是跳繩跟猜謎語(加上一個戲劇表演及一個小朋友的胡琴表演)。感覺有點貧乏。因為跳繩我們平常下課常常看的到,所以感覺起來它只是種很習以為常的活動,即使我們班跳繩很厲害(交叉、開闔、二迴旋都難不倒),但連同樂會裡也要看一樣的東西,重複性就有些太高,難以讓人眼睛為之一亮(其實我事先還蠻期待他們會有什麼樣的表演),有趣的是跳繩的同學還一直吵著要再上台表演不同的招式。
跳繩大隊之一
戲劇表演。劇情是站著的兩個小朋友不斷地使喚那個在地上扮演狗的同學,小朋友會設計這種劇情,還滿恐怖的。不過照片重點在於後面的小朋友根本都沒在看,而在打GAMEBOY。
胡琴表演。後面桌上人手一杯的「搜茶線」是班導師請的(每人還有一份鹽酥雞)
不過後來想想,這只是對內的同樂會,又不是上表演藝術課,搞的那麼辛苦做什麼。反正大家有玩到,有同樂就好。
後來,大家零食都吃撐了(我桌上也越堆越多,說是要送我),表演的也差不多了。接下來就像是進入了結束前的自由活動時間。小朋友們開始三三兩兩地進行小組活動。有人玩GAMEBOY、有人打撲克牌、有人在教室裡追逐或只是漫無目的地走來走去,也有小朋友來問我已經幾點了(教室的時鐘在期末忽然停下不走了)。
這時候,忽然有個家長提來了兩個蛋糕,說是他兒子生日要請大家吃蛋糕。已經進入半休息狀態的我,看到這些蛋糕,有點反胃噁心。果然薑是老的辣,實習輔導老師眼見同學們已經意興闌珊,對蛋糕毫無興致,趕緊趁蛋糕融化前,切一切送到三年級各班跟行政處室去。當然班導師跟我還是得要吃一兩塊,以避免讓學生失望。
照了五六張,這張笑得最開心。本來說要把照片洗給生日同學,但因為來不及所以作罷。
結束後,我有點心得,覺得同樂會雖然是專屬學生娛樂的活動,但在下面撐著一切大小事的還是班導師。
小朋友要做的事前準備,是在前一晚上興奮地去拿錢去買隔天要吃的零食,準備表演的內容(不一定是才藝)。隔天只要坐在座位上,一邊跟同學交換零食,一邊打鬧玩耍(看表演反而是插花性質,玩累了才看一下)。
而老師卻像幕後工作人員,要先規劃好座位該怎麼安排,指揮同學完成。同樂會的過程裡要注意學生安全,會後又要急急忙忙地完成場復,整隊好讓朋友離開。雖然在過程中有小朋友送的零食可以吃,有表演可以看,但卻始終不能鬆懈下來。
這張是同樂會一開始時拍的,算是before。後來學生把不喜歡吃的牛奶餅乾(太乾了啦!吃一口,口水的都被吸乾了)都偷偷放過來,我也不知道怎麼處理才好,後來就規定靠過來的小朋友,都得吃三片,才把問題解決了(家長阿!下次請給孩子帶小包裝的零食,不然吃不完真的很難處理)。
當然這次的同樂會有事漏改進的地方。我是覺得,這次的同樂會是有些倉促,很多細節都沒來出來(也就是沒也先跑流程),只有在前兩天告訴同學,我們要辦同學會囉,然後就是直接正式開始,中間少了提醒與叮嚀,以致於最後呈現的模樣跟我所期待的有些落差(能在最後跟他們一起開同樂會,我還是很高興,真的!)。
如果現下次還有機會的話,我會試著於先前寫流程表,要學生填上要表演的內容、人數,並排定先後順序。藉此增進表演的多元性及看頭,在同樂會當天的流程也會比較順。
至於我準備的魔術,最後還是沒機會上去表演(因為跳繩大隊一直堅持要再跳給大家看),但我有在我的座位變給幾個為過來的小朋友看,絲巾很成功,但撲克牌就……
- Aug 08 Tue 2006 16:03
最後一周Ⅰ--同樂會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